前陣子因為已經獨居了 所以也需要個人專用的電腦了
以至於在組完之前也完全無法更新文章
首先看看小弟的配置(原本是要組2萬以上3萬以下的CP值機)
越組花越多是怎樣 真的手賤ㄝ
首先是硬碟 我選擇PLEXTOR的M.2 PCIe 512GB SSD
M.2通道由於在主板上 所以速度也快於一般SATA通道
讀寫速度都不錯 附散熱片 不過要自己貼
同時作為系統碟以及資料碟 因為本身有玩的遊戲也不算太多
程式全部載完之後還有230GB左右 目前最大單體容量為GTA5共88GB
價格在2000出
記憶體選擇 美光 Micron Ballistix sport LT競技版 8G*2 DDR4-3200
遊戲主機組16GB暫存是基本了吧~使用雙通道 至於為何選擇這組是因為它For AMD
上面有貼標示超頻最大值3200MHz 時序16-18-18-36 電壓1.35伏
價格也是2000出(另外有紅色的)
電供選擇 全漢 聖武士 銅牌 650瓦 擁有85%以上轉換率的假銅牌電源 還有5種電源保護機制
價格也在2000出 就是線多了點 整線麻煩
線材一覽 反正都焊在上面 應該不會找不到
選擇電供務必算清楚再買 若是有升級打算可以直接買大一點的瓦數
尤其+12伏輸出必須要夠 不然硬體可能無法正常使用 甚至燒掉電供
CPU及顯示卡通常是功耗最大的 並且使用+12伏
所以兩者功耗相加後再另外加100瓦比較安全 電供會隨著時間衰退
即使日後要直接更換整台主機也不建議買太剛好 以免發生不必要的危險
再說 電供異常時有可能帶其他零件一起死 所以組電腦請不要省在錯的電供上
補充:剛剛說的多100瓦同時也是保障 電腦工作時電壓是不斷上升下降的
這時供電若是不足以推動所有硬體就會跳掉導致斷電 又會另外傷到硬碟
散熱器選擇 酷媽 Hyper 212 LED Turbo 算是中階塔散吧?
不過這個算是買錯的 不過使用上散熱表現也夠用
LED只有紅色還是普通二極體 有點難看 大小為12公分扇
不過只要價格1000出
因為風扇有兩顆 給了一條串接線以及兼容其他主機板的轉接配件
還有一條導熱膏
快速夾扣可以拆下來提供你更換其他風扇
CPU接觸面是4銅管混合鋁座
上蓋還有黑色的
導熱膏隨便買的 導熱係數是5W
導熱係數越高越能幫助散熱 但是買太高也沒用
導熱快 散熱卻來不及的話等於沒有
這是使用一次的分量 價格約100
主機板選擇B350 使用RYZEN CPU的應該知道目前選擇不多
這張是買二手的 價格2000多
CPU選擇R5 2600 也是買二手的 價格為3000多
人生第一次使用AMD產品 同級產品中AMD的會比INTEL便宜一點 雖然核心頻率通常差蠻多的 但是多工效能卻相當不錯
超頻後效能更是拉近甚至超過(不過超頻通常也感覺不出來就是了)
主機板狀態也是很不錯
雖然前主人用幾年了但是沒有問題
應該是為了用3000系列升級成X570了?
除了顯卡插槽能看出因溫度有點變色以外 其他部分都很漂亮
顯示卡是暫時使用借的EVGA GTX650 Ti Boost 2G
現在看來效能很差 不過也快換掉了 而且這張有點毛病
渦輪散熱可以避免廢熱流回機殼 並直接從後方強制排熱
也因為單風扇導致散熱能力不如直吹式風扇
零件們的家我選擇 火鳥 炫光戰神 鐵網版
為了讓散熱更好及外觀符合喜好 從原本預計的全漢聖俠士改成這殼
還能玩一下燈 內部空間大 下置式電源並擁有獨立風道
上方提供2顆12公分風扇或240mm水冷排使用 若不使用風扇還能使用磁吸式蓋板
很貼心的感覺
左面提供藏線空間 不過要玩燈的同學 你會整線到很痛苦...
或是直接蓋回側板當沒看見...
中央提供RGB控制器 即使沒有同步軟體與能體驗基本的燈效
後方的顯卡散熱檔片設計也很貼心 若是有需要可拆下或裝回去
這個設計可以讓你多換幾次不同的顯卡或擴充卡 狀況好也能多用幾年
但是不支援直立式顯卡
除了主板及顯卡供電走線 其他線材都走上面 比較不會看到雜線
這顆電供的CPU供電線則有點大捆 安裝完畢後會被塔散擋住也看不到就是了
前板IO也是基本款都給了 USB是兩個3.0
按鈕部分左邊是LED換色 中間是開機 右邊是重新開機
前進氣面板最吸引我的就是支持3風扇
支援12或14公分扇
整面的鐵網進風 中間夾一層紗網 後面則是塑膠框架
使用上方的兩處Z字倒勾及四顆磁鐵固定上去
拆除只需要從最下方直接翻起 再也不怕弄斷卡榫了
價格為2400左右
開機試驗 流光燈的確漂亮 但是不會一直使用 塔散紅光真的很怪
因為A RGB風扇數量不對 所以是上圖這樣 之後有調整~
便宜鍵鼠組 價格2000左右
喇叭是我用很久的聲霸 SB525 螢幕算是朋友贊助?
這是最終調整 使用固定綠光 並把塔散前風扇也換成A RGB的
雖然導致塔散前方風扇轉速全速僅有1600轉 但是測試後並沒有害散熱變差
沒錢不要買火鳥的A RGB風扇 一顆600 你自己算算我浪費多少錢......
我只買7顆而已
R5 2600最大功耗65瓦 使用1.33伏 超頻到4.1GHz 算是小鵰嗎?
剩下的部分只有透過BIOS調整風扇轉速而已
待機狀態下溫度為44度 然後用CPU-Z進行壓力測試10分鐘溫度大到69.4度左右
之後就沒明顯的溫度變動 由於電腦不太可能保持高壓力持續作業所以參考即可
(大量素材剪片或其他軟體用途我不確定就是了)
記憶體資訊
以上零件約25000左右(不含螢幕及顯卡)
顯卡之後買應該會寫開箱文吧?也許
所以不玩燈的話25000應該夠你組整台電腦
不過我的系統是用破解的 不用錢
或是你可以用開機碟的系統再買金鑰應該也行
如果你沒有高品質的遊戲特效需求 3000左右也能買張60FPS的便宜螢幕
顯卡可以考慮RX570 4G 3000元內應該買的到(需要8Pin供電)
性能還強上650不少了 也是高CP的便宜顯卡
機殼不挑外觀的話也有1000元且散熱不錯的機殼歐~
小弟只是初心者 有錯請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