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物色新模型時 由於2023年實在沒有什麼太吸引我的東西
在MGSD自由 與 RG GCP自由兩者選了一下 但要用溢價買通販的MGSD害我沒有興致
最後決定帶回了RG版本 原本的舊版RG自由我其實也有 只是當初並非我組的 而是朋友組完送我的
所以沒有寫過組裝文 以下會大致上加入口述形式的新舊對比(每月照片上傳容量已經極限 所以不放舊版說明書)
盒側已經說明了這模型的誕生 是為了企劃而設立的1:1大型立像 選角是自由鋼彈且立於上海
模型方面雖然說是基於還原立像 但依然保有正常的可動機能 並非做固定死的造型
GCP自由的最大差異就是翅膀可以透過支撐支架保證直立的平衡 而且是唯一能將副翼完全藏入主翼模塊的設計
實際上也是為了還原而還原 畢竟動畫裡不需考慮重心問題 MB級別的金屬骨架也相對沒有全塑膠導致的重心問題
E2板 米白色
其實GCP版本剛推出時就有意願收 只是當時的價格又比現在高很多 新規再多都很難讓人吞
那麼回到正題 GCP版本其實有不少新規的部分 板件上有寫VER.GCP的幾乎全都是新規
極少數部分是透過接板的方式或重新編排 將舊版自由的零件移植使用 例如:光束軍刀 光束步槍 盾牌等等
D2板 淺灰色
A板 深藍 透明藍 紅 黃
C板 這板就完全是沿用的 板件的名稱跟年份完全是2011年的舊自由 GCP版本則是2021年的
J板 淺藍色
H1板 黑色 雖然是新規但有點意外依然採用C型扣肩甲固定
G板 舊自由沿用
I1板 深灰色偏黑
F1板 藍色 翅膀相關零件偏多(以上的複數板件都不拍 不然上傳容量不夠)
最後比較意外的是原本還是是有沿用到一部份骨架 但只有手臂 腿部 髖部
其餘部分以組裝式骨架取代了
整體來說都沒什麼大問題 但新自由使用的材質相比舊版 用料來的更軟一點 水口更好整修
骨架在前胸內部設計了一處前彎關節 藍色腰甲部分 新自由增加分件做了跳色
內部骨架也是完全新規 背部小噴口變成了獨立可動 可以從(I1)7與(I2)7零件上看到
胸部機砲部分 新自由與舊自由都以胸部散熱口與炮口同時做成分件 整體安裝非常方便
想不通之前MG自由2.0何必硬要設計分色而搞了分件 安裝還非常反人類
新自由依然保留了駕駛艙空間 但裡面沒什麼刻劃 也沒附小人 整個前胸甲也是新規了
骨架上還有反中子干擾器的核能圖案 蓋上裝甲後就看不到這細節了 但我認為組裝中能發現這個還是很有趣
舊自由也沒有還原這個
組到這裡要提一下 當初老骨架的髖部模組化結構造成容易斷腰的問題 由於新自由有沿用這部分設計
日後應該會有明顯鬆動的缺點 是我組裝中看到最害怕的部分 只能祈禱不玩的話至少能不自動分解
另外 腰部的凸樁與髖部B7結合後 隨著安裝時間 會漸漸顯現出白痕 可能是為了固定力度 凸樁設計上有粗一點點
雖然沿用髖部 但裝甲都是新規的
比對過舊版 頭部完全新規 甚至採用了近年的眼睛 眼眶完全分件設計 不需要眼睛貼紙(模型也沒給就是了)
面罩部分則是沒有簍空 需要上墨線強化細節 有需要的話需要先上 安裝完畢後比較難操作
新的頭型也比舊版更兇 倒V散熱口更近 眼睛形狀不同 其中特別喜歡的點是 新自由的天線比舊版更銳利
背面還有增加類機械細節 舊版完全沒有
雖然沿用手臂骨架 裝甲全新規 但是胸部完全新規後改變了手臂與胸部連接的方式
所以可以從說明書發現(H1)18新規取代了舊連接軸 還改善了舊自由肩甲與胸部有過大間隙的問題
這邊小小提一下 C10零件那個小蓋板 由於採用舊式設計 更換手型時高機率一起下來 要注意一下
說實在這設計應該一起新規改掉 根本製造麻煩而已 手型除了新規的立像版本 都是沿用舊的
肩甲部分有很棒的新規與造型微調 如果說自由原機設上不好看的地方 大概就是那組角度不夠翹
看起來沒有精神又破壞美感的延長型肩甲 但在新自由上我認為改得很好 意外的有誠意
光是腳掌就直接用了跳色 但總感覺不太習慣 幾乎沒有其他自由這樣配色
因為沿用舊骨架 新自由依然保留了大腿滑甲與膝蓋連動 當時的跳色風格也基本保留了下來
小腿肚後方也保留了可動噴嘴與導流護罩
旗魚式磁軌砲沿用了骨架 新規了後半段裝甲 有點意義不明的做一半 也沒有新增連動展開的功能有點可惜
這點在MGSD自由上則已經實現
軍刀架的部分則做了新規 還優化了軍刀的固定方式 終於不會再亂掉軍刀了 這絕對要誇一下
舊版單純放上軍刀凹槽後以零件摩擦力固定 而新版則在此基礎增加小段向前移動的滑軌 定位後有明顯手感
如果說本體方面的優化與新規都沒跳脫出自由鋼彈本身的設定
那麼翅膀方面妥妥的給出了不同的感覺
鯨式砲新增了支架 還為了翅膀造型調整了分件 而在舊自由鯨式砲關節太細導致脆弱的問題也一併改良了
整把都是新規沒有沿用 該改就改 這點我給好評
用於連接背包的主受力臂 上面還有一片副翼 由於翅膀最終是重疊造型收納 要上墨線的話建議優先完成
再來是同一邊的兩面主翼 不同於舊版 主翼取消了深藍與藍色主翼不同長度的設計
還同時取消了主翼可以再次分裂的設計 這點我個人很喜歡
我不喜歡舊自由分裂主翼後的混亂感(動畫裡也沒有這樣設計)
菱形散熱片透過分件 形成兩色混搭 但不至於像MG 2.0一樣大型化且增加開闔結構
整體中規中矩但有層次感 副翼因為新設計 得以完全藏入主翼後方增強一體性
但缺點也很明顯 為了一體性 鯨式砲身被挖了一條大縫隙藏其中一片副翼 而主翼後收納的副翼也更不容易弄出來
最後要吐槽的就是為了那個內藏支架 萬代不知道是不是突然想起了機械合理性還是為了避免強度不足
硬是把砲口處凸出了一塊 鯨式砲好歹是高功率武器 砲管跟炮口能這樣彎?
然後變相犧牲掉翅膀的一體化造型 是不是故意犯蠢呢?
背包也是以立像版為主 但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舊自由的噴口內部還做了分色框架 新自由直接簡化成單色噴口
貼紙部分對應立像分色重新設計 但完全移除了札夫特軍的勢力貼紙
勢力貼紙僅保留了簡寫的"ET" 意指其搭載艦FFMH-Y101 永恆號 而永恆號英文"Eternel"
貼紙也能發現101的字樣 也是指永恆號原本就是自由鋼彈的專用搭載艦
武裝部分對比過舊版說明書 除了排版以外 基本是完全沿用的 沒有差別
RG自由與正義都是狼式光束步槍 模具自然共用 而到了新自由也沒重新設計...
造型不說 步槍的外甲厚度跟鯨式砲一樣 骨架跟磁軌砲一樣 長度也跟盾牌差不多 說真的比例有點奇怪
怎麼說都是單手持的步槍還搞這麼大把有點可惜(一樣能掛後裙甲 卡榫也直接做在槍上沒有優化)
配件方面都是基本的槍 盾 軍刀特效 兩個支架轉接頭 有基本款跟新規的背包用轉接頭 前一張圖的(H1)7就是
手型方面已經把立像新規的裝在上面了 附了握拳一對 骨架可動手一對 劇中抓住正義鋼彈的左手 握槍用右手
在GCP系列自由裡 RG是唯一設計成砲藏式的不需拆除設計 代價就是造型詭異的砲身 超浪費一體化的收翼設計
如果說前面的缺點都能修復或原諒 那這把砲絕對是致命傷
後裙甲在我看過的自由裡還是設計的比較對我胃口的 不用搞裂甲 也不至於素色一片 跳色+貼紙就有適中的複雜度
整體的配色上對我個人還是比較喜歡的 也有部分的換色幅度很大 算是意外之喜
肩甲雖然也採用C型扣 但得益於肩甲扣與連接部位的新規 其固定效果出奇的好 後續擺拍中也沒有發生掉件
腳掌分色不說 腳底雖然沒有什麼特殊設計 但也做了裝甲完整包覆與一些類鋼板高度差的造型
腳跟也有分件分色 算是我所有RG中數一數二有特色的了
最後帶大家看一下 本盒的廢件 沒用到的胸骨架 腳骨架 背包與翅膀的連接臂
背包 頭部 肩甲 鯨式砲 翅膀主翼內部的骨架
遍布各部位的外甲 雖然一部分可以換裝回去 但基本上都礙於新規造型必須動刀修改才能用 所以用不到
能直上的只有C11的手肘裝甲 以及C19的背包噴口紅框分件
首先剪下G14背包骨架與C19 然後將本體上的灰色噴口內部與外甲一同取下
經過簡單的替換零件可以發現 完全可以組出舊自由的背包噴口
接下來以紅框部分的平面做基準 剪掉多餘的背包骨架
因為白色噴口有配合新規背包 改成雙凸樁固定 而舊自由的紅框是單樁 所以一樣剪掉多餘的部分
如圖大致上弄平就好 不用刻意破壞或挖進去 完成這些步驟後就能試裝到背包上
但沒意外的話 減去雙樁的固定力道 可能會比較鬆 再用模型膠黏住就好
我覺得這樣比較好看 黑噴口內側繞的紅框內斂不張揚 但更具有細節感
順帶一提 主翼上的貼紙字樣寫的是英文的空氣彈性翼 可以在MG 2.0篇看到 我就不再細講
立像的開掌向下總讓我覺得不夠精神 但向上之後又會變得比較中二 加上抬頭加微開飛翼 氣勢就出來了
為了讓鯨式砲更好藏支架跟撐地 炮身長度也做了延長
擺到爛掉依然要來一波全彈發射
上方視角就會明顯感受到鯨式砲的空虛 但習慣之後也許還好? 怎麼說也是為了結構服務 除了砲口忍不了...
懶得拆盾牌 直接對接軍刀意思一下~
最後來一張有點中二的造型 自由的飛翼真的好適合這種具有魄力的姿勢XD
而且途中完全沒有掉件發生 拍照愉快 如果以上的缺點不阻礙你收藏 那我會推薦等一個價格能接受的時機買一台
而機體介紹在MG 2.0篇寫太多了 就不浪費篇文寫了 需要請自行參考
本文結束~感謝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