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張二手收回來的大鵰
擁有TI型號字尾 代表同級中最強性能
帶有AROUS 代表旗艦模具及用料設計的前綴
更有XTREME頂尖體質核心及更大超頻幅度性能代表的後綴
而2080TI更是比起2080近一步擁有11GB的大容量顯存
在外盒及包裝上即便在4080已經發售的現在依然不俗氣
在最高級的XTREME包裝盒中另外附了顯卡支撐架 所以外盒會比2080TI Aorus版本更大盒
但可惜當初的顯卡架沒有依照顯卡本體造型做出對應的設計 在DIY零件五花八門的造型設計下顯得普通
保養前做個外觀檢查確認卡況
一般的灰塵堆積都在預計之中 畢竟是差不多2年多的產品了
依據前主人的描述情況 大致上不屬於重度玩家 且本身以降頻的方式壓制發熱量做使用
而對方是台中人 地理環境上水氣就不高 因此除了內部散熱材料的正常衰退以外 外觀跟新卡一樣
對住台東的我來說 很難想像金屬物品使用兩年還完全找不到生鏽痕跡
一般來說 買二手卡最重要的就是使用環境跟卡況
所以第一眼就是從對方描述細節與顯卡外觀判斷
如上圖從正面看進去時 散熱鰭片有無重度氧化及框架 螺絲等等 金屬部位有無鏽蝕痕跡
但首先這張來自台中 其實在我心中就先贏一半了 因為外觀很整潔無鏽
再來就是側面鰭片 因為市面上95%以上的機殼設計都是平插或直立式顯卡設計
因此側面為機殼進風主要撞風面(除非你遇到機殼前面板完全不裝風扇的人 但機率不高就是了)
而撞風面的鰭面情況也騙不了人 上圖還亮亮的 也沒指紋痕跡 作為證明卡況良好的證據又增加了
背板通常比較難證明什麼 只能一定程度上推測安裝或移除時是否細心
能以有無掉漆或髒汙推測原主人愛惜程度 但除了明顯變形或損傷 用於判斷卡況的優先度較低
但金屬背板通常能使顯卡整體鋼性更好
且能利用導熱墊使PCB板與背板相連 用於散熱強化 所以通常我也喜歡有金屬背板的型號
LOGO面的鰭片氧化度依舊非常低 就是有點灰塵
拆卡前請注意所有電線接頭 且不管怎樣 拔插頭不建議直接拉線硬拔
運氣不好會斷掉 造成修復麻煩或未來更容易接觸不良
這張因為設計的關係 還有一個插頭線組被風扇罩擋住 必須分離pcb與散熱器後才能看見與拔除 請注意
確認沒問題就拆開散熱器 檢查內部 導熱墊稍微老化 而因為發熱量最大的核心 導熱膏已經乾成化石了
用手都能直接摳下來 但除此之外都相當漂亮 當下都覺得還好買的是這張
對顯卡有點了解的應該都已經知道 這就是鼎鼎有名的技嘉大鵰 俗稱三環鷹
憑藉在20系裡最帥氣 最新奇的設計問鼎人氣王
直到現在的二手市場 也只有這三環造型的20系卡敢跟你開比別張同級20系還高的價格
更別提當時2080系列 他廠選用的材料不穩定造成的故障不少 而當時的技嘉卻毅然選用不同的材料製造
當時的與眾不同 意外造就了三環鷹的傳奇 但三環設計其實並非初次使用 但這次真的太帥罷了
因為是個人收藏留用 所以連塑膠部分都完全拆解 只求最高程度的清潔
風扇及鰭片組都能明顯看出當時與他廠完全不同的設計
尤其是利用大小及高低差做出來的 三風扇重疊的緊湊型設計概念
從上圖能明顯看出外側與中央風扇的葉片設計為不同方向 而轉動方向也是
雖然這種防風流互相干擾的設計不難理解 但當時採用的廠商及型號不多 再加上重疊風扇設計
這概念的優點可以說是近一步放大
而RGB發光燈珠更是直接做在風扇中央 再用導光條置入葉片上
燈珠會在風扇轉動時發亮或依照RGB程式亮滅及換色等等 以肉眼視覺暫留的原理形成各種效果
(如果希望一直看到燈效則在驅動軟體裡停用自動停轉或定速即可)
(上圖可以很簡單的從某一個葉片上發現埋入的導光條)
拿出備好的材料準備更換 因為這張技嘉卡設計的縫隙很小
導熱墊需要0.5mm/1.0mm/2.0mm/3.0mm
(但我選的導熱墊材質相比原廠偏硬 我改用0.5/1.0/1.5/2.5會比較好 以下不另外說明 需參考者請注意)
因為導熱墊易碎 我建議各厚度備個2份比較保險 反正下次需要也能拿出來繼續用
導熱膏就是我愛用的利民TF8 我通常買大管的 因為也不是一天到晚裝機 隨便都用超過半年
我還是會自己拆除主板 顯卡等散熱甲自己保養的人 所以導熱墊用量反而比較大
這邊一樣用WD40 電子清潔液噴灌做最後的全卡清潔(這玩意兒才是每次用最快最貴的)
但我又不想用水洗
背板用2.5mm厚度的 依照原廠貼法使用
記憶體顆粒有11顆 所以用量比較大 這裡是0.5mm的
散熱器上面的是針對pcb板的各類電容輔助散熱用的
因為我忘了p圖 所以直接用打的
順序為上圖由左至右
1.0/1.0/1.0/1.5/1.0/1.0/1.0/1.0/1.0mm
可以發現只有一條1.5mm的 如果真的太懶或不夠錢為了那唯一的位置而買
其實用1.0mm(偏硬的)或2.0mm(偏軟的)也行 只是鎖上去之後壓力會不同 導熱墊壓力會影響導熱效率
如果介意的話還是建議備足材料再保養
最後 怎麼拆就怎麼原路鎖回去
但有2顆風扇罩與pcb的固定螺絲 似乎因為風扇罩上面的塑膠座太脆了 在拆卡時就會斷了
所以可能鎖不回去 看了不少外國人的保養紀錄好像也都會斷
我猜是技嘉留一手防個人拆卡 或是 風扇罩採用類似環保材料的材質 本身就易脆
加上發售過了2年多加冷熱不斷交替的環境造成的
但對我個人而言比起顯卡溫度偏高 斷2個固定位(但不影響其他位置或整體固定)其實也沒什麼就是了
最後附上保養後在機殼內的3分鐘燒機測試 最高均溫79度 最高熱點96度
而保養前均溫約91度 最高熱點108度
像右圖及大部分軟體都是顯示均溫 而我保養是為了使顯卡即使遇到滿載也不會熱點破100度
一方面是個人追求 一方面是延長壽命及保持性能 但實際使用上除非硬是讓顯卡跑能力以上的特效強迫滿載
不然滿載時長根本不會有連續3分鐘的情況
對於運作頻率以Ghz為單位的電腦零件而言 哪怕是幾毫秒都能爭取到降溫的機會
所以我通常只燒機3-10分鐘
順帶一提 因為回台東老家想玩電腦 所以才組起來用的itx主機 機殼風扇只有裝兩顆上部排風扇
上面的燒機測試也是在這個機殼裡完成的 所以一般風流足夠的大機殼會更利於散熱~
20系三環鷹也是唯一讓我這微星廚破戒的卡 即便現在依然有三環設計 但就是沒辦法超越這造型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