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買到第一批貨 卻剛好遇到一些事拖更了~
總覺得自從疫情後 產品更新周期都亂了 還常常出一些不吸引我的機體
包含這次的次代也是因為出在RG 多少也手癢了就買 意外的是可能產量太足 又或是人氣不足
小弟居然能用正常價格直接在第一批到貨時用網購買到現貨www 總覺得有點好笑
外盒容我用圖片帶過 基本上就特色介紹 看得懂圖就好
名字我這裡統一用"次代鋼彈" EPYON轉寫自希臘文 意旨"次世代"的意思
非常符合設計初衷與跳脫兵器思維的設計概念 頂尖的性能 的確經得起承載"次代"之名(也比艾比安好聽)
說明書內彩頁渣翻+個人整理後的懶人包:
次代擁有一把光束型武器 在AC.195年具有凌駕於同時代機體極強的攻擊力
光束軍刀擁有特殊設計 使光束呈發散造型 透過握把尾端電纜與機體直連 提供強大的出力
若是近一步提升出力能使光束變得更加巨大 足以單機破壞衛星兵器設施
電熱鞭:安裝於次代之盾尾端 使用時可以散發高熱提升攻擊力 並能同時破壞數架機體
也可以單純作為捕獲敵機用途使用
次代之盾:安裝於左手臂 使用特殊工藝 不但能防禦敵方電熱武器 加上特殊鍍膜 還具有抗光束防禦能力
這邊不太好翻 所以我放上較完整的機體來歷:
OZ總帥 "特列斯" 為本機製造的幕後出資者-利用托爾吉斯及五台鋼彈的資料製造
擁有可變形機構 且搭載零式系統
由於當時有名為"行星防禦系統"的反光束防禦技術
採用完全近戰理念的次代更加強化機動性與光束出力
同時純近戰的武裝概念大概也是"特列斯"的騎士道喜好
歷經幾次更換駕駛後"傑克斯"作為最終駕駛者加入武裝組織白色獠牙後 頭部才追加了兩門火神砲
而作為零式系統搭載機加上破天荒的資金與規格 與後期的新機型相比 性能並不落後
在TV版中 與飛翼零式的決鬥中被擊敗 之後以戰損狀態破壞衛星兵器後失蹤
零式系統:
胸口的綠色傳感器是零式系統(在本機上也稱為次代系統)的攝像分析器
接收影像後即時運算各種能夠勝利的方案傳給駕駛員
但不同之處是雖然同樣被稱為零式系統的統稱 但實際上零式系統就是AI演算技術的戰鬥系統
而次代搭載的形式屬於更激進的類型 甚至可以為了勝利不擇手段 並且會強制激發駕駛的潛能
"希洛"(飛翼鋼彈主要駕駛)曾在試駕時無法承受而精神失控 在戰場上虐殺敵方與我方
由於給予駕駛的資訊量與回饋更多 還為此打造專用連結頭盔接收與整合資訊
專用駕駛服也是為了對應次代的強悍加速G力
依照官方數據 大概只有飛翼零式 托爾吉斯 地獄死神EW這種機動型怪物能夠跟上全力加速的次代
(通常人體無法承受 而傑克斯體質夠強才得以讓次代鋼彈發揮性能坐擁幾乎不敗的王者之位)
可變形成雙頭龍造型的MA於宇宙或大氣層中使用 低風阻及推力方向集中使其比人形更快速
MA形態下的次代僅能使用尾部的電熱鞭 所以抵達戰場後幾乎優先變回人形居多
廢話說完了 看板件 這次的RG跳色用在主色裝甲 不知道怎麼形容
總之是較亮面的豬肝紅??+略有霧面的紅中帶紫??
一體成型技術用在電熱鞭上
因為有變形機構 次代的髖關節沒有滑動偏軸 但增加了兩段式關節 可以誇張的移動髖部下半部
這次的後裙甲蠻特別的 為了變形設計成左右開 但比起MG版本 中央髖部裝甲取消掉
簡化成上圖左右合併成整體的樣式 閉合時的卡榫手感也相當棒 非常精準又牢靠
(製作順序是當下看心情排的 沒有照說明書頁數)
05-2步驟能看到需要貼紙 因為深度有點深 最好備個極細鑷子比較好貼 這張貼紙沒有備用的
骨架上也有很多小細節 腹部前後彎腰關節依舊是現在常見的摺疊設計 並有一個左右彎腰關節
這張沒拍好 但H27零件那步驟要看仔細 黃色A12零件是駕駛艙門 完成組裝後可以開啟
但由於尺寸太小 一樣沒有內部細節 後面就不展示了
C5的零件注意一下 造型凸起別修掉 剩下的應該沒啥問題
這邊分件很讚 之前EG系列開始設計眼睛跟眼眶分離時我就希望RG能這樣
而這次真正實現眼眶與眼睛分件了 眼睛還跟隨傳感器做一體化 零件不會無謂的縮小 還兼具分色與透明
第一眼想法除了爽 就是覺得這樣超適合改燈(但也可能是萬代怕賣不好有多出一點力)
對了 如果要上墨線 面罩建議先上 裝進去之後空間不大 要是X20溶劑流進縫隙會害塑膠裂開
(像這張我已經上墨線了)
由於推出的是剛製造完成的版本 這時頭部還沒有火神砲
老話一句 天線很細 請小心 沒有備用的 (RG能天使有兩組天線根本奇蹟)
後方修改了設計 理論上能強化透光性
但被動光源缺點也很明顯 除了體積太小 進光困難 還非常吃光源方向
如果不喜歡還是能貼上眼睛貼紙 而我個人非常喜歡 就不貼了
提一下 紫光燈可以令所有透明綠零件呈現發光效果 但我沒買紫光燈
這是看好友裡的"明天"大大寫的次代文章才知道的 效果很好 有紫光燈的朋友可以考慮看看
這邊組的是肩關節+大臂上半截 跟 小臂下半截
次代的設計上為左右對稱 骨架部分幾乎都是說明書叫你直接組兩份
這邊是手肘關節 與 小臂上半截 小臂像之前神鋼彈一樣有小臂分割的轉動關節
如上圖 利用小臂先天造型做置入關節 再利用裝甲分割直接做跳色 最後C11零件的完整圓框嵌套
我可以說這小臂的設計相當優秀 不管你需不需要 反正萬代做好做滿給你
黃色爪子設計與MG較接近 與動畫機設不同 爪子可以如上圖收納 而動畫中是固定形式且維持張開的
這裡提一下 肩甲連接處如上圖所示直接固定在肩關節上 不再是C型扣 這設計很重要
這邊是肩甲的下半部可動部分 特別注意F1(3)/F2(3)/F1(4)/F2(4)零件
黃圈處有兩處蠻粗的水口 建議用斜口鉗修剪時不要留太多注料 然後用筆刀或砂紙小心修平
第一次的時候我沒發現 因為F1(3)零件材質偏硬 我在留太多注料的情況下去修
在這尺寸下與零件上的U型簍空雙重加持 我的刀鋒一推動就折到零件本身了
或是你可以把最外側的水口留下 如上圖先組裝定位 讓整體強度建立後再去修掉最後的水口
如果像我一樣比較倒楣的發生意外就會像這樣 黃圈內有因為折到零件造成的白化痕
藍圈則是正常無損傷的 願無人受害 小弟刀工不精....
這邊說回那個肩甲連接件 因為嚴格上來說是連在手臂上 所以肩甲如果沒有特殊造型需求都會自動跟隨大臂
也就是說肩甲設計的前後可開其實意義不大 (除非你很喜歡故意擺成需要打開肩甲的造型)
最後安裝手臂時要先舉高再轉下來 有設計防脫離 組完之後我在拍照片時有不小心掉落約1公尺的高度
整體關節強度都不錯 完全沒有噴裝XD
當初看官圖時還以為會用MG的設計把大翼分成三塊
結果做成像RG命運那樣 大翼包小翼 大翼上的深藍色紋路則是一體成形了
H11注意方向~
比較要注意的是最後一個卡榫有極小誤差 裝這裡會比較難裝
但不需要動刀 放桌上找其他東西壓進去就好
我是卡榫面朝上 用筆刀的蓋子壓的 有沒有裝好會很明顯
而如果沒裝好的話大翼合併時那邊會歪歪的無法置中
安裝小翼時可以發現3根固定軸 與 2條滑軌 乍看沒有問題 但這設計等於是施力點要1拖2
1號黃圈做為主施力處 與 最大受力軸 在大翼合併後會再次增加阻力強度 造成較難以順暢連動開翼
所以我修改了2跟3號固定軸 像綠圈切法一樣就好 切太多也會害小翼根部的定位點跑掉
切除時可以一點一點切 然後試試看開翼的阻力(因為大翼合併後阻力會放大 所以不用太擔心)
甚至修到2 3號軸幾乎沒阻力也行 但要記得1號軸千萬不可以修 因為它是整張翅膀的定位點
緊是應該的 修了就廢了
調整好阻力後把大翼闔上 再次活動看看 如果你留一組沒有調整的組裝就會有對照組
沒意外的話 有調整過的應該比較不會發生展開時小翼卡住或阻力過大的問題
收納方式是最小的與最下面的翼呈一直線 第二片翼自己收在另一邊
補充一下 如果想上墨線的人最好在剪下零件時直接上好
不然像上圖這樣很難上 而且不好預測溶液流向
但說真的 這翅膀還蠻漂亮的
然後因為對稱造型 兩邊翅膀的小翼安裝順序有變 而大翼完全一樣
背包超小的 相比翅膀 顯得很袖珍 H9比較要注意 背面是簍空的
H10差異那麼明顯 應該沒辦法裝反吧
務必把背包骨架裝上本體再裝F1(25) 否則背包會裝不上本體 這次組裝完連背包都是鎖死的
我個人蠻喜歡的 如果需要收納就從翅膀根部拔掉就好 背包不會脫落
前腳掌
完整腳掌 與 大腿至小腿上半截
膝蓋處可以看見滑軌 熟悉的膝蓋連動
大腿沒有滑甲 但後方分割成兩塊 用於極限角度彎曲時內縮 另外變成MA時 大腿根部成為龍頭根部
這個內縮設計可以稍微減少脖子與身體緊靠時的縫隙
(如果你看不懂我說什麼 沒關係 反正他有用就對了)
小腿設計成兩截 球型關節可以為解鎖狀態的小腿提供可動性
小腿一樣有裝甲跳色 由於跟大腿不同色又明顯加粗 有一種類似穿靴子的感覺
極限彎曲 大腿後方內縮 反之 伸直時裝甲會被骨架推出來 不錯的小細節
大腿的刺會在到達特定角度時上翹 這樣高跪姿就不會發生插在地上的違和感
小腿的刺則是純手動 人形時應該向內收起 MA型態才翻出來 單純是我拍照時忘了收
雖然一樣是純刀機 但零件比神鋼彈還多一點(畢竟人家就兩把光束武士刀)
電纜是軟鐵絲 直接插進去 固定強度我認為算中下 有需要的人可以考慮黏死或換線
另有左右手握刀手型 跟 左手開掌手型 我沒拍到(但右手沒有開掌的)
電熱鞭共10節 加一個尾刺 每一節會有1個前後擺軸(黃色) 與 1個水平轉軸(藍色)
其中水平軸沒有限位角 將兩種關節配合使用就能弄出不少造型
盾牌如果要改成收納電熱鞭樣式 連接鞭子的部分要整個反轉 再把尾刺從鞭子上拔起來裝過去
(我確認過 真的沒給另一個尾刺 萬代真有小心思www)
附加功能圖解
MA變形演示 因為不是拍影片很難講明白 一樣上圖
動畫裡是把手掌握拳後收進小臂 可惜RG無法實現 要自己拔掉
但往裡面看會看到噴口 也許是因為人手會轉換成龍腳 剛好補上可以推進的噴口 加分
張開爪子 調整位置
開啟後裙甲 解鎖髖部並拉直 向後移動
髖部移動到最大限度後可以跟背包扣合 可以鎖定原本的腰轉關節
抓住大翼以方向不變的方式往外 往後移 這個自己試一下就知道了 用途是增加翼展長度
盾牌連接件轉向 否則裝不了龍尾
MA型態需使用另一個腳架轉接頭
說明書自己補充了 龍形的翅膀連動一樣有效 然後把龍嘴跟刺都翻開 小腿中間可以向前再拉一點點
但主要用途是解鎖卡榫 使龍的脖子增加可動 還能歪頭
本來就不算喜歡這台 真的是組完才覺得帥
大大的翼面總覺得有一種惡魔風範
因為深色系用膠貼的話白邊會比較明顯 後來也是決定只貼機體名稱而已
刀身上的貼紙其實是盾牌的 只是我貼到刀上 剛好可以遮水口~
順帶一提 電熱鞭受到傑克斯的喜愛 也有實裝於後續的換乘機體
沒錯 就是托爾吉斯3號機
(但我要認真講一句 電熱鞭才給7節 根本不夠 居然還要自己組 當初看到差點吐血)
不過也不用期待我組 除非有人要贊助 那我肯定義不容辭
然後說個動畫裡的細節 印象中電熱鞭根本就收不起來 這長度跟那小盾牌 是要收去哪裡
所以動畫裡的次代 只要鞭還在 就一直是放出來的狀態
然後是傑克斯好像是左撇子(但我不確定) 所以動畫裡可以蠻高頻率看到左右手切換握持軍刀
說真的 一架無時無刻甩著電纜的機體 沒意外弄斷根本奇蹟
手上的黃色爪子其實也是可以直接用來砍對方的格鬥爪 只是沒什麼機會用到 畢竟刀強太多了
這張是故意拍的 看左右翅膀根部 我刻意不把右翅的調到定位 可以對比左邊
那塊多出來的形狀居然也是設計過的 調到向左翅膀那樣定位時 形狀會正好對上 看起來超舒服
變成龍形後會停用背包的噴嘴 啟用藏在髖部的噴嘴取代 這個細節也很加分
但要我說 這MA造型一點都不好看 而鋼彈歷史上還真的有另一架這種變形架構的機體
有興趣可以查關鍵字"漢摩拉比 鋼彈"
龍嘴裡也超適合裝小型射擊武裝的
對 還真的有 在小說版裡的次代 白色特裝型有改裝
電熱鞭是MA型態唯一武裝 如果這時候裝收納版電熱鞭.... 想像一下....有多好笑
得益於可動不錯的腿 龍形的脖子有一定的操作空間
但從下往上看就更慘了 妥妥斷腿的次代 在所有趴下變形的機體裡 更是進一步醜出第一名
也沒零件遮臉
然而它還有強化外裝 來自小說裡(圖為MG 次代 疾風怒濤裝備)
至少對我來說是不行~
這裝備型態直接把盾牌掛在屁股上當作左右手外掛裝備的電纜連接處
然後也是小說裡的大改款 次代鋼彈 白色特裝型
腳掌龍嘴裡增設射擊武裝
光束軍刀改持光束三叉戟 右手加裝以腿部改裝的伸縮龍臂
變形時龍臂會裝去髖部 形成三頭龍 沒錯 張五飛開的
途中想起基多拉梗圖 總有一隻笨的頭 也許會吵架咬自己
調好重心 雙臂依然能支撐全身重量
對於喜歡骨十字的我 看到沒收好的線就想甩(誤
如果憑著傑克斯的實力跟當時超越世代的規格 次代跟飛翼零式EW也能一戰 疾風怒濤裝備還能硬扛光束
型號:OZ-13MS
駕駛員:傑克斯.馬吉斯
全高:17.4M
重量:8.5t
本文完結~